◆ 最新資訊 ◆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商周時代的鑄銅雕塑藝術,極大部分是用陶范法鑄成的,后代未知此法,作偽者只能用蠟模(失蠟)的方法鑄造。由于當時作偽的人,只講究器手的外形,還不知道古人鑄造 的原理的方法,因此,特別青銅器是否用陶范法鑄造,對于確定青銅器的真 偽,是一個重要的方法。這里有一個必要的條件,就是對商周青銅器鑄造方法的全過程,要有確切的了解。
經過數千年緩慢腐蝕的青銅器,因為發氧量,使表面略有膨脹,培藝雕塑比重下降,而偽鑄品沒有這一過程,就顯得較重。另一方面,偽器的蠟模制造都略厚于原器,仿偽者往往未見原物,因而蠟胎的成型也未能如原器壁之薄,這是一個先天的毛病,因而偽鑄之器一般都厚于原器,以上兩方面因素疊加起來,偽品就明顯地重于原器了。
偽器系新鑄,經叩擊后聲音清脆,猶如新銅,而經過地下腐蝕較深的青銅器,銅質已屬礦化,所以發音以渾濁者居多。當然埋藏在極其干燥而又純粹的土層中的青銅器,敲擊音也有甚佳的。
古代塊范鑄造的青銅器,表面光潔度好,紋飾甚至纖毫可辨,表面很少有氣溫孔,更少銅液灌注有到而產生縮孔的情況。而失蠟和翻砂鑄造的偽器,經常在表面出現某些砂眼,有的甚至產生縮孔等鑄造缺陷。如不了解這一點,很可能錯誤地以為砂眼和縮孔是舊鑄的特點。